1、工程量计算效率低
准确度作为工程造价的要素之一,是造价精细化管理的基础。我国工程量的计算效率已从原来的手工测量提高到借助计算机EXCEL、Glodon和Rib的软件计算。然而,随着工程项目数量、规模和难度的增加,以及新技术的出现,工程计算仍然存在工作量大、复杂、人为误差大的问题。据估计,统计数量占工程造价确定过程的50%-70%,但过程中创造的价值仅占成本管理的20%,这表明工程造价行业的生产率在工程计量环节受到很大制约。
2、价格数据太过复杂
不同规格、型号、品牌的工程材料价格不同,部分材料价格具有时效性。例如,三级螺纹钢的价格从2013年1月的4300元/吨下降到2013年5月的4000元/吨。作为建筑工程的大宗物资,价格波动对工程造价有着明显的影响。成本信息网站发布的信息价格来源于向供应商索取价格信息的询价人,存在覆盖材料种类不全、时效性差的问题。而大量的价格数据可以通过杂志和文档的方式进行查询,行业各方需要第二次手工录入价格信息,这无疑降低了工程造价管理的效率。
3、工程造价信息难以有效共享
从大量竣工资料中提取与工程类型相对应的工程造价指标、工程量指标和消耗指标,对工程造价管理具有积极作用。但大多数企业的历史竣工数据都是以纸质文档和word文本文档的形式归档的,难以实现从基础数据到有效信息的提取,难以实现有价值的成本指标。成本信息网站发布的建设经济指标存在项目类型少、发布周期长、指标种类不全等问题,无法为成本管理提供全面可靠的支持。
上一篇:施工前需尽早挑选建筑公司